专题报道

“2017海外旅游目的地营销研讨会”精彩分享 至活旅游大中华区市场总监Annie Xu:平台立体整合 资源借力双赢

类别:专题报道|来源:|发布时间:2017-05-18 04:26|评论(0)

2017年5月18日下午,由旅行社杂志、旅行社资讯网主办的2017目的地营销研讨会在北京D-Life生活馆召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电脑和手机各种新鲜多样的信息使得消费者应接不暇。快餐式的浏览已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接受信息的方式。当消费者的时间被各种新闻、视频、社交等应用分割成碎片时,我们该如何在有限的碎片化时间内吸引消费者?如何更多地抢占消费者的碎片化时间?

以下为至活旅游大中华区市场总监Annie Xu女士现场发言实录:


至活旅游 大中华区市场总监 Annie Xu

至活旅游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华人地接社,在多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直属分公司,在欧洲的旅游资源已经达到全方位的覆盖。最初我们公司是以接待美籍华人入境,还有华人参团到欧洲很多国家。随着中国出境游市场的逐步升温,从2000年开始在做中国市场,并在2007年在中国开设办事处,现在在中国北上广、成都、天津都有我们的分公司。为了丰富我们的资源网络,在欧洲的巴黎、伦敦、法兰克福、罗马、布达佩斯都有分公司的办事处。因为我们是一个全球化的公司,我们服务全世界的华人,在美国加拿大都有分公司和办公室。至活旅游已经成长为一个国际化公司,我们拥有全球雇员将近200位,服务网络可以说是四通八达了。

欧来欧去是我们公司的经典产品,这是一个环线大巴,7天一条线,覆盖了欧洲21个国家、65个城市。环线大巴的产品从2005年开始经营,到现在已经有12年。现在参团人数也是接近22万人次。作为碎片化城市,我们还有欧洲城市1日游,还有私人定制的迷你自主团,两个人开始起包团,小型的9座车,2人到6人的迷你包团。还有主题产品,我们正在运营的产品叫真荷兰、真好玩。

我们公司从创始人的基因上来讲,他曾经最早的时候是老一代的华侨在海外长大,他对于旅游的理解,包括他最早是一个媒体人,所以在我们公司里,我们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或者是单一做旅游产品,或者对当地的地接旅行社。我们也有自己的媒体,比如像Hi欧洲中文旅游杂志,就是借助旅游人专业的眼光,帮助他们打造欧洲吃住行玩的杂志,这个杂志属于我们公司的。同时我们还有一些官方微信微博。

我们也在一直思考,作为一个欧洲公司,在欧洲已经深耕了30年,什么样的旅游产品才是真正能够让中国游客喜欢的,什么样的产品让我们旅游从业人员去打造和设计的。首先要给我们的游客们,在他们来到欧洲之前能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欧洲到底是什么,欧洲应该怎么玩儿。作为资深的欧洲地接社来讲,对我们来讲是非常深刻的命题,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刚才我也给大家介绍了,我们公司有媒体的基因,同时也有旅行社的基因。另外,我们想让我们的游客多方位的体验欧洲、游览欧洲,这个项目叫欧洲生活旅游体验馆。这是从前年打造的项目,在今年6月底准备试营业,目前处于装修阶段。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是一个欧洲旅游资讯平台,不是一个线上的平台,它也不是一个售卖我们产品的门店,它是为了让老百姓或者是普通的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欧洲,就是在他们来到欧洲之前,能够更好地了解欧洲的地方。这个体验馆目前是坐落在天津,又有人会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体验馆坐落在天津,而不是北京,我首先要非常坦诚的告诉大家,这么一个体验馆要考虑到各方面实际的情况,天津馆是坐落在天津最地标性的民园广场,基本上所有的天津人休闲娱乐最好的去处,同时也是外地游客到天津的必访之地,这也是我们当时选址之一。打造这个天津馆的原因,就是在我们游客来欧洲之前,能够给到他们一个地方,让他们坐下来慢慢的欣赏欧洲,慢慢的了解欧洲。我们作为旅游从业人员,从这里可以了解到游客的出游喜好。我们希望借助这个平台,把欧洲更深度的旅游信息提供给当地的市民,这里没有销售,没有售卖,让所有访客来到这里了解欧洲最深度的旅游资讯,同时在这里关上到欧洲最美的风光片,同时还可以看到欧洲的特色产品。目前我们已经跟欧洲各国的旅游局取得沟通,他们对我们打造的理念表示非常认可。同时我们在这个馆会以互动活动,把这个馆推介给当地的市民。从这一点来讲,我们要的是一种跟旅游局的深度配合,这个理念是得到他们的赞赏和认可的。作为一个旅行社,不能是把售卖产品作为我们单一的目的,因为我们在欧洲长大,当然我本人欧洲住了有20年,但是我们的创始人在欧洲长大。因为欧洲人的旅游方式一直想灌输给中国游客。欧洲人是怎么出游的,我们也希望中国的游客以这样的方式游历欧洲,而不是一天走十几个国家,然后到了一个城市,到了一个景点,拍了照就走人,这种游览方式绝对不是游览欧洲的方式。所以作为旅游从业者,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让他更好的认识欧洲。现在网络信息非常发达,很多信息从网上拿到,但是如果有一个馆是网上拿不到的东西,同时也有旅游专业人士为他们做引导,这是我们建这个的初衷。

什么样的产品符合中国目前客群的需求?有一些数据给大家展示一下。前两天我在上海参加一个会,我们也是拿到了很多现场的数据,比如客人现在的点击率、对哪一类产品的消费,更倾向于哪一类产品的询问,确实现在客人对于一国或者是两国深度游的产品关注比较多。法国、瑞士、意大利永远是中国人的最爱,它的咨询人数也在慢慢的攀升。也就是说,中国人出游欧洲的习惯,已经从过去传统跟团游走马观花慢慢变成深度化了。客人对一国、两国深度游的意愿非常明显,因为现在签证也非常简单,在一次两次有了欧洲签证记录之后,很容易就能够拿到五年多次往返的签证,比我拿中国签证都容易。我来中国只能申请一年多次往返的签证,不可能有五年多次。签证的放开,就必然将旅游频次提高了。所以中国游客更希望能够慢慢的坐下来,或者能够轻松的到一个国家或者两个国家仔细的品位欧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介入到当地的文化、当地的民俗风情。作为旅游者来讲,怎么样给他们这一类的产品,才是我们真正要思考的问题,而且这也是将来游客需求的大趋势。

下午的演讲里都提到了这一点,我感到大家都意识这个问题,对我们地接社也是压力很大,如何把资源整合更好,如何设计出好的产品来,更人性化,而且不仅仅以旅游为主要目的,包含了文化、生活、体验所有的融合在一起的一条产品给到我们的消费者,给到我们的游客。

我们2017年是抱着相当大的期待,现在欧盟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根据一季度的数据统计,一季度的人数也是比同比要增加的。

谈谈一下我们公司能够做什么。在座的同行们可能已经有跟我们有过合作的,不了解我们的,我刚才把公司的概括作了一个大概的介绍。我们公司目前的分布,刚才我也在演讲里提到了。具体谈谈我想要表达的一国深度游的产品,我们已经开始做。我们现在已经做了两款,一款是荷兰真荷兰,真好玩,这款产品里我们设计了荷兰是6天5晚,当时我们推这个产品是在去年11月份的展会上,当时荷兰的领事都参加了产品发布会。我们是走在前沿的,我昨天跟瑞士旅游局的首席代表谈话的时候,我非常赞同他说的一句话,他说旅游局经常要走在前沿,我们就像天气预报一样,我们要做前方的事情。作为我们来说,我们也是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这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在一国深度游和两国深度游这个话题被点燃的时候,在更早之前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去年年初的时候,我们已经跟公司提议要设计这一类的产品。这些是在我们没有拿到数据之前要决定做的事情,所以去年11月份正式对外发布了真荷兰、真好玩的产品。这个产品我相信在这之前是前无古人,没有一个地接社把荷兰作为单一的目的地来做,当然我们作为单一的目的地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要打造一国深度游,第二是我们是荷兰的旅行社,我总部在荷兰,源自于荷兰。这个产品整合了荷兰所有的景点,有的地方我都没有去过,我发现这个国家有那么多的地方可看。现在有一个地方一定不能被忽略,就是羊角村,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游客必到之地。除了羊角村还有什么,我们通过这个团的整个踩线,包括产品设计,发现荷兰很多景点都是值得中国游客停下来慢慢去欣赏的。

这个图是结合荷兰最美的一个季节,就是郁金香华开的时候,是3月31到5月21,我们这个团期也是在这个时候发团。从首发团到现在,已经连续发了49个团。我第一个首发团是跟团,后来陆续有参团。我从游客得到的反馈信息,大家对一国深度游这种轻松的体验非常喜欢。我们的客人里不乏来过荷兰多次,但是他参团了以后,还是希望这个团能够让我更了解荷兰,比如有美食的体验,还有博物馆深度的讲解,因为在这之前因为没有一个人在博物馆驻足半天,因为他们的时间太短了,我们利用这样的时间让他们轻松沉淀下来,体验一个国家的文化,一个国家的生活,现在我们这个团还差三天就顺利结束,应该说我们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

荷兰的官方报纸也对我们做了一些报道,本来是一个没有名气的,可以说都分不清日本人、中国人、韩国人的小村庄,他们的报道是我们这里迎来了一千个中国人。所以我们地接社第一是给同行们提供了好的产品,第二,我们也在帮助荷兰旅游局做了推广荷兰的这个事情。

第二个团是现在正在做的,叫做一见倾心比利时。这个团是刚刚开始面向市场投放,这个团我也是亲自参加了采线。我相信大家对比利时的感觉跟荷兰差不太多,比利时这么小的国家怎么可能游览6天5晚,就在我们的邻国,我也是被震撼了。因为这三天之内我所体验所有的景区,景点,包括美食,对我来说都是深深的震撼。如果中国客人来到这里,他们一定会觉得比利时是这么可爱的国家,比利时的饭,比利时的当地特色菜是这么好吃。刚才所有演讲者都提到一个体验经济,旅游就是一个体验过程,作为从业者来讲,我们用什么样的产品把他们带到这里进行体验,才是我们要考虑的事情。所以通过采线之后,我们把所有认为都能够吸引到中国游客的这些地方做了一个整合,设计了一见倾心比利时的这个产品。我们都已经知道了目前消费者的大势或者是他们的需求,比如一国、两国深度游,就是我们产品设计能力的时候。只有把产品做得有意思,把各种的路线、景点、美食、文化做在一起,做得真正有意思,客户才能真正的留下来。

我希望通过我的演讲,各位能够了解我们的公司,了解我们的产品,也了解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在这里,我之前的题目叫做我们平台整合,以及我们一起双赢,共同合作共赢。欧洲作为深耕了这么多年的地接社,我们重在服务,重在品质,重在产品的打磨,我们希望一直扮演好我们的角色,跟各位同行联手合作。谢谢各位!

上一篇:“2017海外旅游目的地营销研讨会”精彩分享主题研讨:目的地智能营销 下一篇:“2017海外旅游目的地营销研讨会”精彩分享主题研讨:碎片化旅游消费时代 目的地营销何去何从?

相关信息

此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大家说

更多>>

旅游航空

更多>>

行业观察

  • 喜来登酒店及...

  • 瑞士国际航空...

  • 北京市文化和...

  • 美高梅华府品...

更多>>

目的地

更多>>

展会行事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