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鸿鹄逸游 COO 郭明:定制旅游教育“定制游的10年,企业成长与人才升级”——路书特约之2017定制游论坛

类别:专题报道|来源:|发布时间:2017-07-13 05:26|评论(0)

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常规的跟团游、自由行产品已经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定制旅游行业随之迎来发展期,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大众富裕阶层中拥有不少拥趸。
毫无疑问,需求多样化和资源多样化的冲突,给定制旅行带来新的机会。但是由于成本、产品和规划效率的限制,定制游并没有像预期一样达到井喷式增长。线下旅行社过去的工作方式还是偏手工操作,特别是定制游,为了追求个性化的体验必然会难以平衡效率。
随着互联网公司的进入,定制旅游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主打高端私人定制模式变成个性化旅游的代名词。定制游的模式也呈现出多样化,从原来的人工定制到如今的智能定制,定制游在逐渐大众化的同时也出现了效率的提升。
2017年7月13日,全国首个定制游论坛路书特约之2017定制游论坛 重磅来袭。此次论坛主办方邀请到主要定制游企业,如携程、路书、中青旅、走客网络、鸿鹄逸游等,共同探讨定制游领域的热门话题,学习定制游如何落地。


鸿鹄逸游 COO 郭明

郭明:大家好,今天这么多人来,我觉得定制游是非常有前途的事儿,定制游在中国的旅游市场,或者多数一个非常重要的产品品类来讲,一定会有非常大的发展,先给大家鞠个躬,感谢大家参与今天的论坛。
大家都是好朋友,坦白说我只是做了时间老长了一些,2007年开始,因为我们从90年代初,我是中国最早一批做出境游。从定制来讲最早是服务于B端,我们见证了安利中国,从最早到安利中国十年,其实在定制给我们很多的启蒙。那时候我出来创建了泰美,那时候我很孤独,所以今天看到这么些人我很感动。那时候我很孤独,不像现在第二次消费升级到来,大家选了非常有前景的事儿。刚才几位朋友讲的,我觉得更多的是你们有非常好的基础,比如像携程,他给你们提供了一个供客的渠道,第二像有路书、妙计这样的技术型的公司,给大家提供技术的解决方案和提升效益,所以大家处在一个好的时代。但是定制,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其实我想用我的十年时间和大家分享,很多朋友刚才讲的很细,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方法论的东西。
说到定制旅游,我觉得大家不用太在意什么数字,比如说成长了400%,包括我一直在很多的论坛上面,我都提醒大家不要太在意什么中国人处境1.22亿人次,实际上港澳游真正出国的人并没有多少,实际上就是六七千万。但是从定制旅游来讲,为什么说要让大家有一个认识呢?这是我觉得我们先要有一个基础,或者说我们在做定制的时候,我们要看到趋势,你要看这个趋势符不符合这个发展趋势。所以我在讲这个消费升级和深度的体验个性化需求,是整个定制旅游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我们现在天天地干定制,这个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戏,所以从我2007年出来的时候,我是看到中国改革开放30年,涌现出中国富有的阶层,他们需要在产品的品质和服务的质量上面有很大的提升,刚才我们途风讲的。当时所提供的东西是滞后的,所以那个时候我出来做定制旅游,我觉得大家现在投身到定制游,刚才几位朋友也讲了,无非是这个GDP,然后包括个人消费等等一些数字,我觉得更多的这个消费升级还有一个人文觉醒,所谓觉醒有深度体验个性需求,所以造成我们现在做定制游是处在一个风口,或者我们有很强的基础,这是我们不用看什么乱七八糟,你要先看你有没有市场机会,你要什么做市场的支撑和基础。第二资源主导,以前像力哥他们知道,要么是航空公司、旅游局、酒店给了好的资源等等,这是由资源主导,我们现在以客户需求为主导,这是这个时代所要求的,所以这也是一个基础。
第三我觉得企业主导,过去你所服务的人是被动的,那么现在是双方要有交互的,是企业和需求端这种服务来转变,所以这是10年我们做了定制游开始,我觉得这些是最重要的一个基础和转变,所以你在趋势里面,我觉得做什么事情可能就没有什么问题了。所以我觉得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方法论,另外就说点具体的,我们产品的演进是什么?我们最早叫泰美,我们那时候叫泰美全球旅行俱乐部,更多提供主题类的产品,也是个性化产品的体现。
当然,还有就是完全个性化的,从客户需求,我要去哪儿,你要替他来完成这样的产品。那么在完成这样的产品,经过检验以后,客户反映良好,其实就有了所谓的精品。比如说马云去澳洲,我们当时也有马云去新西兰,我们做得很好以后,我们希望能够把这个产品,因为你当时做这个产品的时候,你是费了很大的力气,无论从资源端还是服务端,所以你还是希望把它推给别人,所以从产品来讲我们有了精品所谓的复制,这样的话其实也是我们当时一类的产品。当然,在2012年的时候,我把公司卖给携程,我们就开始有了在个性需求提炼后产生的共性需求的产品,目前我们大部分呈现看似是标准化的产品,但是实际上因为我们整个人数是以家庭,真正的一家一团,因为我们平均的成团人数也就是3个人,所以我们的产品更多符合他们个性需求的产品,因为我们还要在标准产品做微调。我给大家讲产品引进的方法,要告诉大家实际上它有很多的呈现形式,而并不是说今天你从携程做客,可能很大程度上是有完全个性化定制,可是如果大家注意积累,会有一些精品的复制,这样你的议价能力也好和提高效率就会更多,如果你有自己的供客渠道,可能在供应需求的标准化产品,就会形成你的招牌类的产品。所以这里面,这是我们在做这么多年总结的。当然,在这个标准化产品当中,一定要注意,它还可以来个性地进行一些视为调,这样的话你就会省很大的力气,在这个基础产品之上再做一些微调,你的工作会相对地简单很多。
所谓说到企业的成长,其实也是十年从2007年开始,到今年我们十年,我们其实更多的是想和大家分享这个方法论,我觉得我们确定目标市场与客户定位非常重要,刚才在我之前,大家也听到了黎晨也讲了,那个就是他们的市场定位。还有就是目标市场,你到底做哪一类?像我们鸿鹄逸游我们做的是高定值人群,什么意思?我们只服务富人,所以我们把市场圈定在一个范围,我们的市场整个围绕高端旅行。大家知道,我们给高端旅行也确定了我们的产品的服务标准,我们只做两舱,如果客人说我坐经济舱,那我只能说你去找力哥吧,我们做不了。所以今天看到这么多做定制的朋友,我觉得这点是最重要的,就是说你必须先要确定你的目标市场和你的市场定位,如果没有这两个,那么你就是在应付,什么叫应付?就是说你可能从获客渠道完了之后你就应付了赚了自己想赚的钱,但是时间长了你没有任何的标签,你到底是干什么的?
刚才那个徐总讲了,你不能什么都做,而且你没有这个精力和能力,想说你要都是专家,我觉得那吹的,不太可能。所以一定要把目标市场和客户定位弄清楚,我觉得未来在垂直领域里面一定会有机会的。比如说我就是做蜜月、徒步户外运动的,或者说我就是做邮轮的等等,做专项的定制,第一你资源很容易汇集,另外来讲就是专注,就是刚才我们讲了,你只有专注你才能专业,所以我觉得这是第一。在专注这些你必须量化,你明确你的产品和服务标准,我们有很强硬件的标准,比如我们只坐两舱,我们只住五星级酒店,如果你住四星的话你找别人吧,包括车我们有年限的限制,包括我们的服务人员等等,我们是会有非常详尽我们的产品标准和服务标准。在这里一旦定下来,任何人不能违背,这也是最重要的。所以说,专注做一件事情,你才能够有发展。

另外从产品设计研发与服务质量,这里面可能有一些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可能和我们不一样,因为我们在携程战略投资了泰美以后,我们从原先线下企业变成完全的线上企业,我们以前靠俱乐部形态的,像你们所熟知的中国领先的领袖级人物以前都是我们的会员,我们靠收会员费提供定制类产品和主题类产品给他们。我们放到线上以后,我们也会注重如何开发利用线上来推广这样的产品。
比如说,我们所有的产品经理都要记住我们的口诀,面限点名发钱信,面是有全面的市场覆盖,限就是限度,你限度的选择,面限点就是你的亮点,名,产品的名字是要怎么起?这个发就是出发的日期你们的日历表怎么设定,钱就是价格,这里面的价格也有传统加利润的报价方法,也就是胃纳,就是你胃能消化多少。信就是所见所闻,你今天答应客人的房没有了,你升到总统套房也要保证你的承诺,我们都是很细致的。人家在做定制的时候,实际上在研发产品和服务的时候,徐总也说了定规则,这是很宏观的,你有什么你鲜明的特点,所以这个产品设计研发与服务实际上是有你的体系,有鲜明的特点,根据你自身资源,根据你自身垂直到哪些行业、品类,这都要有鲜明的个人特点。我想和大家说的,要求我们所有PM一定要记住我们的高亮点、高差异、高售价、高毛利,千万不要辛辛苦苦你没有赚到钱。我忘了谁说了,很多人爱定制平台上辛辛苦苦的,因为我们途风的朋友也讲了,任何的平台一定有它的诉求,不要求你的量,要求你反映你承担的量和反映价钱的钱的数量,不要弄完了你根本不赚钱,说明什么?说明你根本不会报价,做定制旅游毛利率一定要有一个标准,如果你定制旅游你的毛利率连15%都不到,你就别做了。所以,高售价、高毛利,这是做定制旅游可以分享给大家的方法。
从企业成长来讲,我觉得还是很多人讲了,比如说数据化的东西,可能你们会认为,我刚开始就做那三瓜两枣哪有那个,我觉得你没有意识,因为说到底最重要的是客户数据、服务、资源,从数据上来讲,以前也和大家分享了,以前我们做的时候没有那么多技术,路书小雨也没创业呢,我们怎么弄?我们把我们所有的产品先做成产品海,我们就用很大的硬盘,然后我们把客户提过的产品,就是客户提了一些需求你要做成产品,我们把它集中起来。第三个产品就是客户实现过的产品,我们分为产品海、产品池、产品缸,那么你随时调的时候就很方便了。当然像客户这些背景材料,类似像CRM这些材料,你肯定根据你垂直领域的需求,基础的需求肯定有了,包括客户最重要的一些生日、节庆,他们的一些时间,肯定要体现一些人文关怀,这些有。
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它的需求特点,实际上你做的人数不多,但是时间长了你就会有共性的东西。像我和力哥,我们都戴眼镜,我们都打球,或者都喜欢雪茄,我一个人的是个性化的,但是我们放到一起个性里面就有共性,一定要注意提炼个性中的共性,你才能把你所掌握的放大。
刚才说的资源,第一不能够排斥,很多人说不靠谱,另外不能说代替全部,这种怎么是一个结合,我觉得未来像这些技术公司将会给我们提供更好的产品,比如说路书,刚才小雨讲了很长时间,其实拖堂今天主要是她拖的。从效率的角度讲,一定会给我们提供很多的帮助。另外从人才,我觉得现在大家可能更多的是小的,有一点希望跟大家做分享,做定制不可能产生很大的人次,说好几百、好几千人不可能有。而且我今天看了大家来,我们做一个小而美的定制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现在鸿鹄逸游算是比较大了,但是我们加上技术,我们仍然控制在两百人之内,所以人才,我觉得肯定什么时候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从人才来讲,我觉得第一要素就是见识,我们北京人可能说你有没有见识,见识更多是视野。做定制,你可以没吃过猪肉,但是你一定要看过猪跑,就是你一定要有见识。这里面透过这些见识才有洞察力才有想象力,其实背后还有一个执行力。第二是博学,你还是要有你的目标市场,你在里面不断地搜集,成为这个区域的专家。目前我们和大家分享,依然设立很多按照目前地区,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区全部弄好,所以像力哥都是澳洲,当然他也想弄美国什么的,但是我觉得先弄成专家。
那么怎么博学?我觉得现在互联网提供了太多的学习机会,但是定制还要有投入,你可能初期赚的钱要有一些投入,什么投入?像我们和好的酒店合作,抛去考察,还要求我们PM,酒店提供房间,我们提供机票,他们一定要到他所负责的目的地市场,每年需要留两次实地去考察来学习的,那么做定制千万别说我这地都没去过,然后我就贸然去干,这个投入。另外就是整合,我觉得善用不用来源的资源,其实从客户身上也能知道。客户的投诉,客户给人的推荐,现在特别是高端人群或者想用定制的,其实他身上有资源,甚至透过什么?透过方方面面,打一个比方,我和大家在分享,我们当时带王市康去以色列,他们想了解中国在以色列的情况,我们找了一个留学生,我们专门找了一个咖啡厅和这些大佬们讲,以一个中国人的视角看以色列,这就是资源。其实资源无处不在,另外就是你有没有心把它找出来。
另外就是跨界,无论是体育、文艺,还有一些我们讲的,比如现在我们在研究教育,因为很多定制的时候,它是和儿女教育,包括和海外的房产甚至移民等等,因为这个都是跨界的,但是很多产品希望有跨界,和你要熟知这个跨界。
我节约时间,这个我想和大家分享,其实我们任重道远,其实我们依然在做,不能不成长。另外想和大家说,坚持小而美的公司,那么资本市场让我们这个行业成长,也让我们这个行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尊重。但是资本市场也让我们这个行业变得浮躁无比,所以做定制旅游,我觉得一定要有匠心的精神,就是傻傻的相信、默默地坚持,谢谢大家。

上一篇:走客网络 CEO 黎晨:定制游如何突破服务体验——路书特约之2017定制游论坛 下一篇:从标品到定制,提升旅游品质的附加值——路书特约之2017定制游论坛

相关信息

此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大家说

更多>>

旅游航空

更多>>

行业观察

  • 喜来登酒店及...

  • 美高梅华府品...

  • 万豪万枫酒店...

  • 福朋喜来登品...

更多>>

目的地

更多>>

展会行事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