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云地接特约之2018旅行社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在鹭盛大召开

类别:专题报道|来源:|发布时间:2018-03-08 10:47|评论(0)


3月8日,由旅行社资讯主办、云地接独家冠名的2018旅行社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厦门佰翔五通大酒店盛大召开,大会主题从标准化到定制化。时至今日,那些被裹挟进竞争洪流的、借助红利驱动的旅游从业者,既是老手,也是新手。他们经历了险滩暗礁, 所有交流都直指问题所在:如何从标准化到定制化?

蓝海没有了,仿佛所有人陷入了恐惧。分不清是因为自己的能力,还是时代的红利。在2018开年大局,旅行社资讯将为您呈现一场务实、质朴、走心的头脑风暴。既要埋头干活,也要抬头看路,这个路就是看未来很长时间,是不是因为眼前这个决定,影响到很多事情。 发展到今天,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企业利润压缩、市场竞争加剧。与此同时,中国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得以升级,消费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需求不再是循规蹈矩的一成不变,许多用户不再满足于以往千篇一律的批量化产品生产。来自各个阶层,各个行业的不同用户选择需求多元化,用户也不再像以往那样只能被动选择企业直接提供的流水线产品,其需求已经从功能型、品牌化向体验式和参与感转变。 未来的旅游产品从设计到销售服务,将充分以用户的需求来推动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未来某一天,用户也许会真正成为撬动企业和产品创新的核心动力。换句话说,这也意味着定制化的机遇到来了。那么捕捉到客户的心理诉求和个性化解决方案,或将是旅游企业下一个突破瓶颈。 未来的信息化、网络化社会中,依靠大数据技术,工业生产将会实现大规模的个性定制,产能过剩不复存在,这将改变传统的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制造、低成本扩张的工业社会发展模板。工业文明因此将会从原来的物本时代进入新的人本时代,这就是新工业文明,将推动传统企业从标准化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型升级。 过去商业世界的主题是和对手竞争,未来商业世界的主题追赶上用户。

北京联合大学副研究员杨彦锋博士:各位旅行社杂志的读者还有各位业界同仁早上好!今天很高兴在三八节跟大家分享去年一年旅行社发展的动态的观察和一些思考,希望对业界有所启迪。现在我们的研究是依托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是目前国内旅游类师资最强的一所综合院校,目前有国家旅游局的资本实验室,目前也在承接政府或者协会的一些数据分析和报告,争取明年可以给大家提供更有用的数据分析。

关于今年的变化,今年算是一个变化之年,不论是政府或者是包括整个行政管理体制和行业都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之年,今年旅行社杂志会议的主题也抓的非常准是定制化和标准化之争,今年确实是定制化的特点比较明显,下一步我们会进一步梳理一下定制化后面的一些观察。2017年旅游业的总体发展测算口径和测算方式有所不同,所以大家看到的数据有所不一样,大家可以看到第一项我们对GDP综合贡献是9.13万亿,占GDP总额11.04%,这是一个新的衡量口径,之前是没有衡量口径,从这个口径更加的衡量旅游行业对整个GDP的拉动作用。第二大家可以看得到旅游最收入去年是5.4万亿,这个规模是非常大的,国内旅游人次是50亿人次,比去年增长12%,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旅行社行业目前包括定制旅游,昨天和一些朋友聊的时候,他们也重新关注到了目的地新的机会,旅行社可能又在某些国内的热点问题又重新发展起来。还有一个就是旅游的就业拉动作用得到了新的衡量,大概的就业人数是2000多万人次,所以他们基本上GDP和就业人口都是匹配,大概都是10%以上的体量,所以行业地位是非常高的。最后两项是入镜的外国人是2200多万人次,去年增长了3.8%,相对于多年的数字入镜旅游有很大的增长,所以这几年会有很好的发展机遇。公民出境游是增长7%,特别是在去年大概经济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仍然有很好的发展,所以出境游还是有很强的增长区。这就是去年旅游业发展的情况。

现在大家都知道正在开两会,可能会有大的机构变动,然后从十九大之后有一个很核心的论断之后,各行各业都在围绕这个关键词做文章,就是现在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有所转移,定义了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转化带来了年度和行业的转折点。下面这句话是2017是一个人工智能的元年,这一年以后的问题会带来休闲过剩的问题,这个问题之前也有很多讨论过,在人工智能或者整个产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的状态下,有可能劳动会变成精英的特权,大多数人没有什么事干,出现休闲过剩的状态,这个时候就是品质旅游或者品质生活提上了日程,我们享受的生物限制比较强,所以将来吃喝玩乐会变成社会里面的主导行业,我们的旅游行业是针对吃喝玩乐这个行业,所以大家要围绕品质生活、消费升级来做文章。

回归到旅游就是要做品质旅游,大家知道十九大开完,两会开完之后其实我们的前景是比较明朗的,各行各业包括行业都发现现在可能是一个回归的年头,这个年头的主要关键词一个是跟政府走,跟党走,跟着国资走,这三个放是很重要,也揭示了旅行社行业包括大一点的旅行社将来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的空间之所在。

我们对去年整年旅行社行业的趋势和政策梳理了6个关键词就是6个趋势,第一个是旅行社行业迎来了服务价值的回归,这个很重要,大家重新认识到旅行社服务的价值,并不是说之前可能是四年前线上线下你死我活的争斗,大家重新发现了分工和彼此的强项。第二就是继续打击不合理定价,目前打击密度最强的就是云南,取得了很多的成绩,所以有可能结合旅游消费升级,可能过去传统的团队运作模式会迎来比较大的改观。第三是今年的政府报告里面提到的全域旅游提的比较多,大家把全域旅游拓宽了整个旅游发展的外延,降价的影响也会比较深远。第四旅游行业的主要主导工作就是旅游扶贫,这对旅行社大企业很有意义,2020年所有的贫困县都要摘帽,在这之前贫困县都享有优惠政策,凡是风景优美的贫困县都蕴含着很强的发展机会。现在整个投资在下沉,不但是向资源下沉,向目的沉,这些地方会蕴含很多的机会,资源性的东西瓜分完了之后需要渠道和运行,这就是旅行社蕴含机会之所在,所以在这里面旅行社也可以抓住一波机会,构筑自己在服务端的护城河,发展的更加稳固。还有一个是入境旅游的复苏,还有一带一路带来新的机遇,这些国外的机遇随着国家向外走的战略大家可以有所关注。还有一个旅行社的审批更加的市场化。

接下来讲一下市场的规模和结构,去年出境游跟团游占比四成,自由行增长较快,这中间有很大的中间地带,是比较宽松的状态就是跟团游,还有一定服务保障的自由行,所以这里面蕴含着很多的机遇。这张图是最近几年以来入境游的增长,各地政府都比较重新重视,有好几个省推出很强的刺激计划,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入境游新的机会,国内能够做入境游有规模不到一百家,这些蕴含很大的机会在里面。然后去年的旅行社是28000多家,但是分布不平均,像北京这样的市场做的非常好,北京大概有接近两千家旅行社,但是有的地方包括像上海或者像昆明这样的地方,各地的监管方式,对市场竞争的准入程度不同,造成很大的竞争差异。像云南或者像浙江或者像江苏这些地方会迎来进一步的放宽的机制。我觉得这个对进一步加强市场主体充分的自由行是有很大的好处,这也是国务院参考的向市场主体放权的主要的思想,将来这个力度有可能会进一步的加强。

旅行社的业务收入去年总共是4600多亿,这个是我们大概的行业规模,说到利润总额就比较少了,就是20多亿,纳税总额是19多亿,这两个每年都差不多,去年有所下降,下降的情况还比较多,整个排名比较靠前的省份里可能江苏、湖北、浙江这些地方都会有比较好的旅行社的准入政策,进一步对外资的政策也会在近期有所松动,所以现在大家知道外资很多都是采取跟国内内资合资的方式进入中国,需要中国伙伴进一步的拓宽落地的渠道,这个对外资会有准入政策的放松,如果大家有海外的计划可以步伐加快,或者进度提前,这样可以提前抢占先机。

旅行社上市公司的发展动态,一个是跟党走,跟政府走,跟国资走,在这个背景下,大家通过并购整合形成了部门,中国国旅,中国A股上市公司有一波龙头股或者是央企的一波行情。此外,我们总结了履行也行业的创新和探索,第一就是OTA布局线下门店,线上线下双向融合,途牛也布局了两百多家的门店,大家都在摸索怎么样进一步的布局,所以我觉得翠整个消费升级趋势上来看,消费升级带来的东西就是大家追求品质,追求品牌,所以很大一部分旅行社的业务有一波的机会,采用加盟连锁的方式或者更多布点的方式现在的机会是比较合适的,可能将来大家会形成一些主流平台,这些主流平台会攫取到很多入口的流量。第二个是互联网金融的探索,去年遇到一些挫折。第三是边境旅游和跨境旅游形式新的空间,习大大去了老挝之后,老挝各个省政府的门槛都被国内的企业踏平了,说明他对大的企业有所限制,大的中小企业在海外布局是一个很强的趋势,建议大家可以关注一下这个趋势。

就旅行社行业发展的政策来说,总共有6点,第一点现在随着信息化,政府的监管平台也在进一步的完善,进一步投入巨资,进一步实用化,所以从国家政府部门到地方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会进一步的加强,这个建议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全国12301的世界中国。第二个就是外商独资经营旅行社的试点政策会进一步的加速,以前的外资合资只有三家,分别和三个大的国企扬弃合作,这个推进试点比较慢,现在有可能迎来一步放宽的机会,所以有海外的合作伙伴或者要拓宽国内市场目前是一个政策的机遇,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包括海涛旅游、布拉旅行都出了一系列关于旅游运费套餐和出境游保证金引发的支付风险,这进一步的引发了国家监管部门等一系列政策的反弹。现在是禁止旅游运费套餐产品,这个方向在某种程度上探索是对的,但是也给大家提出新的东西,我们的这种特价产品是不是有足够的库存,第二是旅游运费套餐产品类似于银行机构的准备金,这个方向有可能迎来进一步的探索的空间。所以我觉得这个带来了经验和教训都值得大家在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索,并不是就停滞了。

20强排行还是非常有参考意义,去年有一个新的现象,整个集团交易额达到1.53万亿,同比增长了34%,最最低入围门槛是117亿元,先进有携程、中国旅游集团、海航、腾邦等,所以这个变动情况大家还是可以看得到,它的驱动力一方面来源于国资的并购整合和技术驱动,所以我觉得未来几年这个榜单还可能会进一步的变动。但是大家看到一到二十名,但是二十名到五十名还有一波很厉害的企业,这些企业大家可以关注一下,他们就是各省的平台企业,都是大的政府的平台企业,包括河北旅投等这些集团都是先组建的,我觉得对于大的地方旅行社平台来说面临一个跟着地方国资一起进行参与的很好的机遇,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最近北京首都首钢和和平国旅的整合,另外一个就是山东的嘉华有可能参与地方国资集团的组建,这个是对地方的龙头企业的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我觉得对地方的龙头企业很有借鉴意义,因为这些国资集团资源也不是无限,最近几年下沉以后不停的拿资源,所以从长期来看,需要一个渠道方或者运行方,这就是我们的机会之所在。它的动力一方面来源与并购整合,国资的整合是很强的驱动,腾邦就是并购创新投资这样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这个也是短期之内A股上市公司的一个机遇期,这些机遇期还有两三年,随着IPO的增速或者资本化渠道的进一步放宽,这种上市公司的红利期会在逐步的消亡。但是有一个优势,大家要利用好这样的优势期完成扩张或者并购整合,大家要抓住这两年很好的机会也很好的发展。

大家可以看一下旅游集团的泛旅游化发展比较明显,销售收入超过千亿的旅游集团也越来越多,美国有一个时期叫做摩根时代,完成之后小的机构会被逐渐的整合,行业的集中度会进一步的提升,所以现在是一个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国家。另外就是国资、政府、央企的力量进一步崛起的过程,所以大家认识到这个趋势大家选择合作伙伴或者参与控改的机会会所帮助。

入境游的机会可以看到,入境游是2200多万是外国人,其中有400万是英语系国家。目前的定制旅游一下子活起来,但是这么多参与者后面虽然打着定制旅游的旗号,但是定制旅游后面的参与者非常复杂,类型非常不一样,大家不能归于同一类,是非常多的类型,它可以说的标准化的单向产品之外的这些产品都可以称之为定制游,所以定制游的情况很复杂,也面临很多的机会,这些机会正在不断的迎来机遇期,随着技术的发展,有可能大企业的供应链对外开放或者B2B企业会迎来产业链新的机会,就是技术总有一天会使用化。过去几年大家都在探索,但是做智能旅游现在已经没有人说人工智能来阻挡了,但是这个总有一天会突破,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很有用,解决一个很好的问题也是非常关键的,昨天我们看了一个案例,就是单价两个人9天15万的形成,用WORD报价,是抓住了界面的某种痛点,做定制游后端登陆平台的机会,这个机会对核心的企业都是一个很强的机会。这些机会都是一些细分市场的机会,有可能大企业比如天猫、美团或者携程可以把表面这一层拿掉一部分,再细分这部分有可能会变成长期服务的对象,这个跟餐饮有点像,就是一些标准化的餐饮会拿掉,但是特色好的餐饮会长期存在,这就是细分市场的机会,包括刚才讲到的B2B就是一个供应链的机会,现在大家在做的新零售更多是一种跨越经营和一种精业经营的机会,这个机会在台湾或者是香港市场上可以看得到,就是旅行社作为一种服务的接触点,更多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提供方,需要一个很强的系统在后面提供一个解决方案或者服务,有可能这个方面会有一些混业经营网点的突破,这也是一个新的机会。B2B、ERP和供应链都有可能成为后面的供应者,供应商平台都有成为后面作为支撑旅游业碎片化的系统的机会。

最后一点还是讲讲资源,文旅其实是一种比较时代的东西,就景区来说全国有三万多家,现在面临着控改和改革的机会。有可能大家都能够在文旅里面抓住一些景区参与的机会。谢谢大家!
上一篇:持之以“忱“2018“新”精彩启航 下一篇:云地接特约之2018旅行社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在鹭盛大召开 途牛旅游网CEO于敦德:产品品牌

相关信息

此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大家说

更多>>

旅游航空

更多>>

行业观察

  • 喜来登酒店及...

  • 瑞士国际航空...

  • 北京市文化和...

  • 美高梅华府品...

更多>>

目的地

更多>>

展会行事历